SCIENTIFIC REPORTS︱Jean-Marc 课题组揭示从马达加斯加鼠疫患者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革兰氏阴性菌,形状是较短粗的杆菌。通常寄生于动物呼吸道或肠道,为条件病原菌,是引发人类肺炎的病原菌之一。对人、畜等具有高度的病原性,能使人兽发生肺炎、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化脓性炎症,甚至发生败血症。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肺炎,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过去十年,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多重耐药病原体,具有多种耐药因子,主要针对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肺炎、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肝脓肿、脑膜炎和肺炎)中经常被分离出来。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呈短小杆状。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弱,同时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
1894 年,来自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瑞士裔法国籍科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1863~1943)在香港发生鼠疫期间来到了香港,并且首次鉴别出了致病菌:鼠疫杆菌。为了表达对巴斯德的敬意,耶尔森将他发现的病菌命名为巴斯德鼠疫菌(Pasteurella pestis)。后来为了纪念耶尔森的贡献,该病原体在 1967 年被重新命名为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在历史记载中,鼠疫杆菌造成的死亡人数在传染病中排名第二,且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危及生命。在中国,最近的一次疫情(腺鼠疫)爆发于2020年内蒙古。[http://wjw.baotou.gov.cn/ggl/5099257.jhtml ]。
在世界其他地区,鼠疫仍然在肆虐,如马达加斯加、伊图里(刚果民主共和国)和秘鲁等地。研究发现,现有的鼠疫主要有三种:腺鼠疫、肺炎型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腺鼠疫通常是跳蚤咬了身上携带鼠疫耶尔森氏菌的老鼠再去咬人,就会把疾病传染给人。相比较而言,通过血液或者消化道传播的鼠疫容易预防, 而通过呼吸道传播的肺炎型鼠疫(肺鼠疫),就很难防控了。肺鼠疫传播快,致死性强。如果在发病早期没有及时使用抗生素,则死亡率相当高。
2017年8月1日至11月26日期间,马达加斯加爆发鼠疫疫情,马达加斯加巴斯德研究所鼠疫中心实验室共报告了2414例临床疑似鼠疫病例,包括1878例(78%)肺鼠疫(PP)、395例(16%)腺鼠疫(BP)、1例(<1%)败血症型鼠疫和140例(6%)临床症状不明的病例。
Jean-Marc研究员带领他的团队,在疑似鼠疫的样本中分离出了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菌株,并且对其进行了定性研究。研究发现这些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阳性的患者,鼠疫耶尔森菌培养检测结果呈阴性。研究结果给疫情爆发期间,进行临床诊断以新的启发。
由于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与鼠疫患者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如痰血胸痛。并发症也比较类似,如都会引发败血症。因此,如果只凭单一的临床诊断,很有可能造成误诊,不利于鼠疫疫情的控制。比如将肺炎患者与鼠疫患者同时隔离,造成交叉感染。此外,鼠疫患者在发病初期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肺炎克雷伯菌对这些抗生素有耐药性,如果肺炎患者被误诊为鼠疫患者,不但会造成抗生素的严重滥用,而且耽误肺炎患者的治疗。
因此,在流行病期间,对病原学的了解是为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的环节。微生物诊断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避免病人的长期并发症,此外还可以避免广泛的抗生素滥用。我们的结果表明,一些疑似鼠疫的病人实际上是得了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肺炎。因此在治疗中引入细菌鉴定有助于确定病因,为临床医生提供思路,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
文章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477743/
【实验室简介】
由Jean-Marc Collard研究员主持的实验细菌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新成立的实验室。Jean-Marc Collard研究员在微生物领域具有资深经验,他领导过世界各地的许多研究团队,如尼日尔的国家参考实验室(NRL)、比利时的国家参考中心(沙门氏菌/志贺菌、脑膜炎奈瑟菌、李斯特菌)。他还担任过尼日尔MenAfriCar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和马达加斯加BIRDY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发表了105篇被PubMed索引的科学论文和参与了3本书籍的撰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