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寨卡病毒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策略香山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

发表日期: 2016-05-27

  5月21至22日, 第S32次寨卡病毒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策略香山学术讨论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协办。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李德新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流行病所曹务春研究员和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唐宏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香山会议办公室主任燕琳及来自国内20余个单位的4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上海巴斯德所科研联合所长安瑞璋,黄忠、龙钢、劳蒂米和金侠研究员参会并做专题报告。 

  张旭致开幕词,指出寨卡病毒的迅速传播是当前世界重要的科学议题,希望本次学术会议针对这一议题取得富有成效的讨论。高福院士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作为科研人员应该认识到寨卡病毒对中国的巨大影响,如果白纹伊蚊等在中国更为常见的蚊虫可以传播寨卡病毒将对我们的二胎生育政策带来重大影响,蚊虫防控难度大,虫媒病毒需要深入研究。与会专家针对“寨卡病毒致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策略”主题,围绕寨卡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特征、病毒与宿主网络的相互作用、寨卡病毒传播和致病机制及如何科学布局疫苗、抗体、药物研发和综合性防诊治科学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自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12月1日发布了寨卡病毒的全球警告以来,1947年就发现的寨卡病毒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寨卡病毒通过蚊虫传播给人类。2015年初,巴西东北部爆发了寨卡病毒疫情,仅在过去的1年内就有100多万人被感染。感染寨卡病毒的旅行者将该病毒扩散到哥伦比亚等大部分南美国家,以及挪威、德国等 35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了全球大流行的红色预警线。更令人担忧的是,感染寨卡病毒可导致婴儿小头症、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胎儿死亡。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有逾1千万新生儿出生,寨卡病毒传播在国内一旦爆发将严重危害我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另外,2016年8月将在寨卡病毒病的重灾区巴西召开奥运会,我国将会有大量的游客和运动员前往,若在疫区被感染,有可能携带病毒回国,导致大量输入病例。 

    本次会议讨论形成的意见及建议,将为我国建立健全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突发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机制奠定基础,为有效防控寨卡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扩散提供科学的应对策略。
 

  安瑞璋、黄忠、龙钢、劳蒂米、金侠研究员作报告

 

  

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