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现IL-8在胸腺瘤临床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关键作用
    2020年8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海坤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建勇课题组合作研究论文“Interleukin-8 as a candidate for thymoma identification and recurrence surveillance.”。 2020年8月2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海坤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建勇课题组合作研究论文“Interleukin-8 as a candidate for thymoma identification and recurrence surveillance.”。
      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膈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
    2020-09-29
  • 构建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VIC)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诊治与防控
    2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共同开发,华为提供云计算技术支撑的病毒基因组自动化鉴定云平台(Virus Identification Cloud, VIC)在华为云正式上线。
      该平台直接对接人体样本的RNA二代测序原始数据,具有对数据全自动质量控制、拼接和病毒组成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快速检测样...
    2020-02-12
  • 崔杰研究组在新型冠状病毒早期进化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科院生物安全大科学中心上海分部崔杰研究组成员魏小曼、李祥等根据目前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分析结果及公共数据库里上传的基因组比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推测出此次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进化机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以观点形式于2020...
    2020-01-31
  • 上海巴斯德所与江苏康宁杰瑞合作开发新型冠状病毒混合中和抗体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简称“上海巴斯德所”)与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康宁杰瑞”)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性抗体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合作。这是上海巴斯德所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的又一重要举措。
      今年1月中旬,上海巴斯...
    2020-06-12
  • 王小理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4月5日出版的《新华文摘》2020年第7期全文转载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小理副研究员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周冬生研究员发表的学术文章《面向2035年的国际生物安全形势》。该文原载于2019年12月20日的《学习时报》。
      文章认为,国际生物安全形势发展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转折期。认识和处理生物安...
    2020-05-21
  • 钱志康课题组揭示了新的小鼠巨细胞病毒转录激活因子在病毒晚期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机制
    1月2日,病毒学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钱志康课题组的最新研究“Murine Cytomegalovirus Protein pM49 Interacts with pM95 and Is Critical for Viral Late Gene Expression”。
      人类疱疹病毒5型(HHV-5), 属疱疹病毒b亚科,因感染该病毒的细胞肿大,具有核内包涵体...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