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唐宏课题组发现提高抗体应答率和疫苗保护性的新机制
    这次新冠大流行,使得人们再次认识到疫苗是预防感染和控制疫情传播的最佳手段。然而,不管哪条技术路线开发的疫苗,接种人群后往往达不到100%保护。影响疫苗保护率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种因素、个体因素外,还主要跟疫苗的形式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重组病毒样颗粒疫苗(例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因其超然的安全性、强... 这次新冠大流行,使得人们再次认识到疫苗是预防感染和控制疫情传播的最佳手段。然而,不管哪条技术路线开发的疫苗,接种人群后往往达不到100%保护。影响疫苗保护率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种因素、个体因素外,还主要跟疫苗的形式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重组病毒样颗粒疫苗(例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因其超然的安全性、强...
    2021-04-21
  • 上海巴斯德所与江苏康宁杰瑞合作开发新型冠状病毒混合中和抗体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简称“上海巴斯德所”)与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康宁杰瑞”)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性抗体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合作。这是上海巴斯德所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的又一重要举措。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简称“上海巴斯德所”)与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康宁杰瑞”)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性抗体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合作。这是上海巴斯德所新冠疫情科研攻关的又一重要举措。
      今年1月中旬,上海巴斯...
    2020-06-12
  • 王小理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4月5日出版的《新华文摘》2020年第7期全文转载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小理副研究员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周冬生研究员发表的学术文章《面向2035年的国际生物安全形势》。该文原载于2019年12月20日的《学习时报》。
      文章认为,国际生物安全形势发展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转折期。认识和处理生物安...
    2020-05-21
  • 江陆斌课题组发现治疗疟疾的新型药物靶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李剑课题组合作,围绕新型抗疟药研发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21年2月4日),Cell Discovery(2020年12月11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0年12月13日)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性论文。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李剑课题组合作,围绕新型抗疟药研发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21年2月4日),Cell Discovery(2020年12月11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0年12月13日)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性论文。
      疟疾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
    2021-02-10
  • 郝沛课题组利用RNA编辑策略实现对逆转录转座子的编辑干预
    5月19日,《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利用RNA编辑策略、编辑干预逆转录转座子的合作研究论文:“Interfering with retrotransposition by two types of CRISPR effectors: Cas12a and Cas13a”。该研究利用逆转录病毒/逆转录转座子生命周期中具有DNA和RNA两个不同阶段的特性,首...
    2020-05-21
  • 肖晖课题组发现cGAMP跨细胞激活STING抗病毒感染新机制
    4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晖课题组的研究论文“Transfer of cGAMP into Bystander Cells via LRRC8 Volume-Regulated Anion Channels (VRACs) Augments STING-Mediated Interferon Responses and Anti-viral Immunity”。该研究发现阴离子通道LRRC8/VRAC是一个跨细胞膜转运c...
    2020-04-13